廣東新活負離子科技
森肽基招商微信:18660108183
惡性腫瘤除局部生長破壞外,更嚴重的后果為擴散轉移而致命。至今尚無完善之抑制轉移辦法。sokoloff于1952年首次提出空氣負離子可阻遇小鼠移植瘤生長;1984年蔣氏報告空氣負離子吸入,在誘發(fā)小鼠肺腫瘤時有抑制作用。本實驗進一步觀察不同負離子濃度,不同吸入時間以及應用時期對抑制癌轉移之效果,試圖尋找控制癌轉移的新苗頭。
1.2儀器采用特制空氣負離子發(fā)生器,其參數(shù)為:高濃度擋含1.9×107個負離子/cm3(30cm距離內);低濃度擋含3.6×106個負離子/cm3。
1.3分組
(1)不同濃度吸入組分為高濃度組和低濃度組。
(2)不同吸入時間組分為每日吸入半小時組、1小時組、2小時組及3小時組。
(3)不同應用時期組早期組,在皮下種瘤同時吸入負離子;晚期組,在種瘤15天后吸入負離子。早期組模擬預防瘤轉移入肺;晚期組模擬瘤已有肺轉移而進行治療。
(4)對照組僅皮下種瘤,不給負離子吸人,其飼養(yǎng)地點離實驗組3m以上。
1.4檢查在接種瘤后20天斷頸椎處死,進行下列檢查:
(1)對直徑>2cm瘤進行測量,列入統(tǒng)計。
(2)用壓片法計數(shù)肺內轉移瘤結。
(3)全肺做石臘切片,he染色,顯微鏡檢查。
本實驗初步研究結果如下:吸入空氣負離子濃度必須在107個/cm2以上,每日吸入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,在此條件下,絕大部分動物可不發(fā)生肺內轉移瘤,吸入3小時,原發(fā)瘤亦受到抑制,這與文獻報告相似。每日吸入2小時,早期應用遠高于晚期應用。但晚期應用也有一定效果。因此,這是一個控制瘤轉移的可喜苗頭,而且簡單易行,對機體無任何損害,值得在臨床上試用。
引于:《中國腫瘤臨床》,作者:李克亮